大家好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明清紫砂壶特点的一些知识点,和明末清初紫砂壶的问题解析,大家要是都明白,那么可以忽略,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,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!
一、紫砂壶那么贵,出水孔有讲究吗
1、紫砂壶的壶嘴最早是日用陶的嘴脱胎而来,民国以前都为独孔,形状为一个圆孔,还有一种是菱形的钱孔,不过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流传下来。
2、后来,工艺进步,独孔变成了网眼孔,也叫多眼孔,它与独孔相比能有效避免茶叶随茶水冲下来,造成堵塞。
3、90年代,从日本茶壶中引进了一种茶壶的内结构形式——半球孔,它呈半个高尔夫球状,能有效避免茶叶堵塞,不过清洗不便。
4、现在独孔多用于朱泥壶,小品,水平壶等,容量小,很轻便。
5、网眼孔则是目前市面上最多的壶,而半球孔则普遍在500以内的壶。
6、关注南苏坊,做最详细最系统最诚信的紫砂壶科普!
二、明清紫砂壶鉴定特征
1、一、清代紫砂壶使用的泥料目数大多是在50-60目左右,若是使用放大镜来观看,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颗粒状的石英,壶身表面比较平整。
2、二、调砂比较常见,砂细而匀,泥料色泽润雅,手感细滑。
3、三、康、雍、乾三代的造型比较多,制作精细,富丽奢靡。雍正时代开始在壶身彩绘、堆绘,道光时期开始用金属(锡)包壶,并且使用玉石来作为壶嘴、壶把和壶钮。
4、四、工艺比较精致,壶身有拍、镶、有手捏成型。嘴、把的接头处不管是明还是暗都处理得很匀称,修饰的很整齐。
5、五、壶嘴大多装在壶身的中下部,流嗉较大。壶把的粗细变化较小,和明代相比壶把偏小,形状比较多。
6、六、出水大多是独孔出水,汉方等大型壶是直排双孔。
7、七、陈曼生开创出在壶身刻绘诗书。敲章大多在壶底,盖内少有,把下也几乎没有。钢刀单刻,用楷书刻。
8、八、完全使用甲子纪年表示年份。
9、九、烧制温度均匀,过火和欠火的现象比较少,普遍都是在龙窑烧制。
三、汉瓦紫砂壶有几种
1、明清两代是紫砂壶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。这种以宜兴紫砂为原料进行陶壶制作的技艺,在经过众多爱茶之文人墨客与能工巧匠的不懈探索与共同努力下,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艺术水准,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,开创了以紫砂壶为代表的繁荣鼎盛的茶器文化之气象。
2、其中最负盛誉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,当数由清代“西泠八家”之一的文人艺术家陈曼生跨界领衔设计,紫砂巨手杨彭年、杨凤年兄妹联袂倾情制作的十八种经典紫砂壶款式,世称“曼生十八式”。
四、锡壶是什么年代造的
1、我国锡器生产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。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锡壶见于宋代,进入明代才形成规模。明代锡壶简洁明快,清代锡壶全面发展达到顶峰,清末民国初期的锡壶追求表面奢华。明清以至民国初期,锡壶工艺的发展成为中国壶具工艺的集大成者。毫不夸张地说,铜壶、瓷壶、紫砂壶、漆壶的工艺,在锡壶制造中都可以找到端倪,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民间工艺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水平。
2、锡壶的装饰工艺把中国古代壶具工艺推上了顶峰。镂刻、镶嵌、金银铜鎏、金银铜镀、金银铜错、开光等,无奇不有。
3、甚至包括漆器的剔红、剔黑,竹木器的透雕,玉器、料器的点缀,玻璃器的贴画等技术,都得到了尝试和施展。
五、中国四大名壶怎么区分
1、将紫砂壶清洗干净,用干毛巾擦拭干,放在空旷桌子上。
2、此款《四大名著国宝壶》为紫砂巨制的传世经典,是国宝级紫砂珍品,由四位国家级工艺大师联袂打造(其中许华芳女士已升职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),四大艺术馆权威审定。画面采用的是百年来几近失传的紫砂添彩技法,而且是人物故事添彩技法,属于紫砂装饰技法中最为复杂、难度最大的一项技法。
六、明清十大壶型
紫砂半月壶乃曼生所设计,是曼生十八式的经典壶型之一。曼生制此半月壶,警示世人:凡事,全则半,半则全,欲求十全十美反而不及。无为而为,反倒有益,退一步海阔天空,曲则全,枉则直。
潘仕成,字德畬,清道光广东番禺人。潘氏家传素嗜饮茶,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紫砂壶,一则自用,一则往还馈赠。潘氏订制的紫砂壶形制固定,且惯于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,壶底及他处反而不落款,所用印款均为阳文篆字「潘」印。由于潘氏声名远播,世人乃将此一形制紫砂壶称为“潘壶”。所有正宗潘壶均应是朱泥小紫砂壶,一般是三款:高潘、矮潘、中潘。
西施壶的首创者为徐友泉,原先叫西施乳,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,确实此壶象丰满的乳房,壶纽象乳头,流短而略粗,把为倒耳之形,盖采用截盖式,壶底近底处内收,一捺底,后人觉“西施乳”不雅,改称“倒把西施壶”。
石瓢最早称为石铫,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:一种有柄,有流的小烹器。“石铫”何时称“石瓢”呢?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,顾引用古文“弱水三千,仅饮一瓢”,“石铫”应称“石瓢”,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。
紫砂仿古壶一说清代邵大亨初创,原意是壶体仿照鼓型,后人仿制做这种壶形就成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了,另说最早见于近代赵松亭按吴大徴授意所作。
井栏壶的造型源于井栏,一般分为高井栏、低井栏和方井栏。井栏壶寓意深井有如文山书海,知识有如井水,取之不竭,告诫人们知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,只有不断汲取,才能修身养性,颐养天年。
掇球壶的基本造形是壶钮、壶盖、身壶,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,壶腹为大球,壶盖为小球,似小球掇于大球上,故称掇球壶。掇球壶在盖沿、口沿各塑一条粗细不同的烧线,这种上粗下细复合在一起的双线,称为天压地或文武线、子母线。民国时期程寿珍所作掇球壶为掇球中的精品。
秦权—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,权—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,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。谁最早创制了秦权壶,不得而知。最早秦权壶采用的是环耳形把手,后来不知何人所为,改成了龙形把手。
紫砂掇只壶出自宜兴制壶大师邵大亨之手,“掇只”是紫砂壶造型中特有的一种壶型,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,由于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,因此这种造型的壶被称为掇只壶。
紫砂茄段壶的造型灵感来自枝头成熟的茄子,以茄蒂为壶纽,生动有趣;气度饱满,将张力处理在欲破不破之间;流、把的呼应自然顺畅,静动如一。壶面充分表现出紫砂的种种优越属性,色泽暗淡沉朴,如紫水晶深邃,如古玉温润。
以惠孟臣水平壶最著名,在广东福建盛行工夫茶时,壶内要放很多茶叶,仅用开水冲泡,茶汁出不来,还必须将壶放在茶碗或茶海内,用沸水浇淋茶的外面,使茶壶浮在热水中,才能使茶汁泡出来,所以制作工艺必须精致,壶嘴和壶把的用泥必须绝对相等,壶漂浮在水面时壶仍保持水平而不倾倒,这就是水平壶名称的由来。
此壶自明末即有,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中最难得的器型,行话“造型扁一分,成型难一分”,从围身筒成筒型,然后用“泥拍子”一下一下的拍成这么扁,力要匀,扁又不能塌,对于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。
紫砂笑樱壶发自明代,型制沉重扎实,有种绝不妥协的硬汉风格,有行家以激昂之态。
七、明清紫砂壶拍卖价值高吗
1、明清紫砂壶如果是名家真品,当然拍卖价格很高,这个无争论。
2、但是事实远不是那么简单。首先紫砂壶也是收藏类仿品的重灾区。从近现代名家如顾景舟,蒋蓉,周桂珍,,一直到明清时期的时大彬,杨彭年,陈鸣远,惠孟臣,,,都是被仿品模仿最多的。
3、紫砂壶鉴别新老,相对来说比瓷器更困难。瓷器有胎质,釉色,纹饰,器型,底款,这样都有很强的时代特征,但紫砂壶重点是泥料,器型,雕工,我个人认为比瓷器更容易作假,新老难分,或者说,缺乏足够的证据来鉴定。
4、我的父母,生前也是收藏爱好者,紫砂壶收集了一大堆,那时候我还啥都不懂。等到父母先后去世,我整理家里遗物,找到这些紫砂壶,猛一看还很欣喜,因为底款也是顾景舟,蒋蓉之类的。后来让拍卖公司征集部的一看,全是赝品!!这个经理说了,他遇到这样的情况太多了。很多老先生收藏了几十年的紫砂壶,一拿来看,没一件是名家真品。
5、所以明清紫砂壶名家作品拍卖价格当然高,这还用说吗?关键是你自己的是不是真的,这才是重点!!
OK,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紫砂壶各种泥料的区别,紫砂壶中粘土和紫砂的特点和优势
2025-07-11 03:59:17名茶杀青机_茶叶微波杀青机什么品牌好
2025-06-22 05:47:26我为你插好花,为你煮上一壶香茗:爱情表白与生活态度的深情诠释
2025-06-15 05:40:42紫砂壶选用之道:解析其优势、颜色搭配、泡茶技巧及真伪鉴别
2025-04-14 08:37:43泡一壶茶自得其乐_沏一壶茶的优美句子
2025-08-07 02:46: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