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喜欢林清玄的这段话:我最喜欢的生活态度是,工作和泡茶是一回事。一个能专心泡茶的人,也会专心工作。所以泡茶给人喝是一种很好的支持,而不是卑微的事情。
偶尔会想起十六年前给我们泡茶的小姐姐。她现在也是中年人了,肯定也经历了一些沧桑。我想她一定过着幸福的生活,一直微笑着,因为我深信,谁能把茶沏得这么香,谁就万事如意!
我过去在一家报社工作。我在一个大办公室,那是一百多人的办公室。光是勤工俭学的就有好几个。我们编辑这边的勤工俭学生是一个16岁的女生,长得很清秀可爱;同事都很喜欢她。让她赏心悦目的不是她的外表,而是她的气质。每天,她似乎都带着秘密的喜悦来上班,然后总是带着秘密的微笑离开工作。她对待每一位同事都像兄妹一样,语气中带着尊重和体贴。我很少见到这么好脾气的人。最让我难忘的是,她知道谁什么时间来上班,谁喜欢喝开水,谁喜欢喝茶,在合适的时候,她会泡一杯茶。
每天上班的时候,我都会在桌子上发现一杯热茶,每天都让我很感动。在我喝茶之前,我会跑去感谢她:“小姐姐,太感谢你了!”然后你会看到一个像花一样的微笑。报纸上的茶通常很粗糙,但因为她的美味和体贴,我认为它非常美味。我经常对小姐姐说:“像你这样娇滴滴的人长大了,世界上有哪个男人能比得上你?”
后来小姐姐因为上学不在报社工作了。每天上班的时候,看到空茶杯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留恋和伤感。
现在,我离开报社已经十年了。老板和同事的脸都被时间模糊了,但是小姐姐的脸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很清晰的。她泡的茶,粗茶淡饭泡出来的好茶,每每热出心头。
从此我知道,做好茶不一定要有好茶,也不一定要有特长。只要你有一颗细腻体贴的心,对人善良,即使是普通的茶,也有说不完的味道。
很多喝茶的人都难免痴迷于小壶喝茶,以为这是“功夫茶”。用大茶壶或茶杯泡茶的人不会喝茶。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。人们也可以用带盖的碗泡好茶,大茶壶也有特殊的味道。
记得小时候,农村的十字路口,或者寺庙门口,车站门口,都有大茶壶。供应的茶都不太好。它由茶树枝制成,其中一些是米茶、麦茶和决明子茶。但是,它们是用一大碗滑滑的倒进喉咙里,会清凉到底。想到那些默默无闻的端茶人,用心煮茶,给路人清凉的善意,就会很感动。
至今还有人在乡村公园里给人泡茶。他们带来一个大茶壶和几个玻璃罩杯,泡茶给农村亭子里的人喝。早上或晚上去那里喝茶,一盘瓜子,一副棋具,会让我们觉得茶中有爱。
喝小罐茶从明朝才开始。明朝以前,人们用碗喝茶,而在寺院里,人们用大茶壶喝茶。想想吧。唐代数百人或千余人的寺院,敲木鱼或打茶鼓时,僧人鱼贯而入,排成一排,掌管茶叶的“茶头”和“茶座”,用大茶壶倒进茶碗。大家安静地喝茶提神打坐,以便以后继续打坐修行。光是想想这样的场景就让人动容。泡茶的人比泡茶的技术更重要,喝茶的心比茶更重要。
曾经听过一个关于泡茶的故事:大学毕业后,一个年轻女孩应聘了一份文员的工作,被公司录取了。因为公司不缺文员,经理临时安排她做泡茶的工作,领文员工资。一开始她很开心,以为泡茶的工作很简单,可以拿一个店员的工资。她安心的给公司的同事泡了一段时间的茶。
过了一年多,她开始在心里嘀咕自己是高干大学毕业生,总是做着卑微的制茶工作,她觉得很不开心。不仅上茶时她一脸阴沉,连沏好的茶都难以下咽,让整个公司都感到拘谨和焦虑。有一天,经理喝了口茶就吐了:“一个排名很高的大学毕业生连茶都泡不好,你就走吧。”年轻女孩听了之后,非常难过,于是决定下午辞职。就在这时,公司的一个重要客户来谈一笔大额业务,经理让她泡茶招待客人。女孩擦干眼泪,心想:“这可能是我在这家公司泡的最后一壶茶了。还不如好好泡,别让人觉得我连茶都泡不好。”她很用心地泡茶,笑容灿烂地把茶端了出来。顾客只喝了一口,就说:“啊!我已经很久没有品尝过如此美味的茶了。能把茶泡得这么好的人,什么活都能干。”经理也喝了一口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同样的茶做出来的茶和早上的完全不一样。
这个故事结局很好。公司出大事了,姑娘的辞呈退回来了,马上调去做文员。我最喜欢的生活态度是,工作和泡茶是一回事。一个能专心泡茶的人,也会专心工作。所以泡茶给人喝是一种很好的支持,而不是卑微的事情。我喜欢小罐茶,盖碗茶,大罐茶,都可以泡的很好,心情也很好喝。面前的小茶壶,可以倒三五知己。如果我们能全心全意地爱和关心我们的朋友,那么制作这个生活的大茶壶就会容易得多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