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投法茶叶「下投法泡茶」

下投法茶叶「下投法泡茶」

作者:半闲红茶网 / 发布时间:2025-08-05 02:37:26 / 阅读数量:0

大家好,关于下投法茶叶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下投法泡茶的知识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
龙井上投中投下投区别

上投法:

上投法,冲泡茶叶的一种方法。主要是冲泡细嫩绿茶,通常是单芽或者一芽一叶,比如贵州都匀毛尖、洞庭碧螺春等,嫩度较高的绿茶

操作很简单即“先水后茶”——杯子内注水至7分满,然后拨入茶叶,再倾斜杯身缓缓旋转两圈,让茶和水充分融合,最后静待1~2min,就可以饮用了。

细嫩的茶叶是茶树上刚刚生长出来的新生命,犹如刚出生的婴孩,珍贵且几乎没有防御力。冲泡这样的茶,不能用刚烧开的水,那样会烫伤它,一般80℃~85℃的水,有热度且安全。采用“先水后茶”的上投法,也是为了避免水直接冲击茶身带来的物理伤害。

中投法:

中投法,冲泡茶叶的一种方法。主要冲泡较细嫩且高香的绿茶,比方说龙井。

操作很方便即“先水后茶,再添水”——杯子内注水至3分满,然后拨入茶叶,再倾斜杯身缓缓旋转两圈。茶浸入水后,高冲注水至7分满,此时茶叶随水翻腾起舞,茶香开始弥漫。最后静待1~2min,就可以饮用了。

细嫩且高香的茶叶,经不得高温热力和水冲击的伤害,但是又需要温度来激发茶中的香气,所以采用“水-茶-水”的投茶顺序。先水后茶,保护茶叶不受热力的伤害,二次高冲注水,激发茶香。

下投法:

下投法,冲泡茶叶的一种方法。也是平时最容易接触的一种冲泡方法。主要冲泡粗壮、粗老茶叶,通常一芽二三叶或者更低等级,比方说太平猴魁。

同家庭普通冲泡一样“先茶后水”——茶先投入茶器,提壶高冲注入水,茶叶随着水柱翻滚并舒展,然后倾斜杯身缓缓旋转两圈,最后静置1~2min便可以饮用了。

粗壮的茶,等级不高,身板强健,营养物质内敛。这样的茶要用高温的水来浸提它的内含物,同时利用热水注入时的冲击力激发它的内含物的扩散。

碧螺春茶叶可以用滚水冲泡吗

不可以。碧螺春冲泡方法下投法在白瓷茶杯中放入3克茶叶,先用少许热水浸润茶叶,待芽叶稍展开后,续加热水(80℃左右)冲泡2—3分钟,即可闻香、观色、品评。

碧绿纤细的芽叶沉浮于杯中,香气扑鼻而来,品饮过后,鲜爽怡人。

上投法(此法最宜)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倒入开水(宜矿泉水或纯净水),凉至80℃左右,投入一匙茶叶,瞬时“白云翻滚、雪花飞舞”清香袭人,茶叶一沉到底并迅速绽放,碧绿成朵栩栩如生。品饮时,宜小口慢酌。茶水不宜一饮到底,续水不宜倒满(七分满),在品饮时续入适量水,如此,则杯中水长绿、味长浓。

先倒水后放茶是什么茶

这个不一定,先放水再放茶又有两种方法,一种叫做中投法,一种叫做高投法(两种都只适用于玻璃杯冲泡)。

中投法,即在杯中先放入1/3的水(根据茶叶控制水温),然后投茶,接着轻摇杯身--润茶,最后注满水(注意注水7分满)

第二种高投法,即在杯中直接注满7分水,然后投茶,使茶叶自然下沉。具体的说那种茶叶适合这两种冲泡呢?

应该这样看,一般的说,绿茶中的蒸青和烘青,及白茶,黄茶适用。那么什么时候用中投,什么时候用高投呢?

很简单,茶叶最老用低投法(先放茶后放水),嫩一些的用中投,最嫩的用高投法。

泡茶时是先倒水再放茶叶还是先放茶叶再倒水

我喝茶10年左右,也算是一个老茶客了,来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
喝茶无定法,随着茶文化的发展,而不断完善和创新。

而且我们的茶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加,随着对茶的研究不断深入,对茶的分类也在不断完善,因为茶的分类决定了茶不同泡法。

一般来说,深发酵的茶需要先放茶,后加水冲泡,特别是老茶,还需要不止一次的醒茶过程。

而对不发酵的茶,或者微发酵茶则要注意水温和不同的投茶方法。

对高档绿茶,特别是明前茶头春茶,都是芽头,或者一旗一枪,或者一芽两叶,茶叶嫩度高,内涵物质丰富,这样的茶可以采取三种方法,即,上投法,就是先倒水,后放茶;中投法,即先到一部分水,投茶,再倒水;下投法,就是先放茶,然后慢慢环壁倒水。

绿茶水温一般在80-90度之间。

至于不同的泡法,会有什么样的滋味,这个需要慢慢的亲自去不断拍品尝和尝试。

除了绿茶,白茶中好的白毫银针也可以采取中投法,主要以下投法为主。

下投法茶叶「下投法泡茶」

绿茶怎么用玻璃杯冲泡(三投法)

1、下投法:先放茶,后倒水先将茶叶投入杯中,再用85℃左右的开水加入其中约1/3处,约15秒后再向杯中注入85℃的开水至七分满处,稍后即可品茶。

茶形较松,嫩度稍低及全芽形的绿茶,适宜用下投法如竹叶青,雀舌,黄山毛峰,安吉白茶,翠茗,滇绿、香茶、三杯香、山峡云雾、白毛猴、海南水仙等。

2、中投法:注1/3水,放茶,再倒水先将开水注入杯中约1/3处,待水温凉至80℃左右时,将茶叶投入杯中,再将约80℃的开水徐徐加入杯的七分满处,稍后即可品茶。

茶形紧结,如盘花形,扁形,嫩度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绿茶适用于中投法如西湖龙井、裕泰绿螺、羊岩勾青、六安瓜片、绿阳春等大多采用中投法。中投法对茶的选择不是很强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泡茶水温偏高带来的弊端。因为细嫩且高香的茶叶,经不得高温热力和水冲击的伤害,但是又需要温度来激发茶中的香气,而采用“水-茶-水”的投茶顺序,可以保护茶叶不受热力的伤害,又能够在第二次高冲注水中激发茶香。虽然相比之下,这种泡茶法有些复杂。

3、上投法:先倒水,后放茶先冲水后投茶,适用于特别细嫩的茶。先将开水注入杯中约七分满(倾茶七分满)的程度,待水温凉至75℃左右时,将茶叶投入杯中,稍后即可品茶。

此方法对茶选择较强,茶形紧结、细嫩披毫的名优绿茶一般用上投法如碧螺春、信阳毛尖等;对松散型或毛峰类茶叶,都是不适宜的,否则,会使茶叶浮在汤面。用上投法泡茶,虽然解决了部分紧实的高级细嫩名茶因开水温度太高,从而造成对茶汤和茶姿的不利影响;但同时,采用上投法泡茶,会使杯中茶汤浓度上下不一,茶的香气不容易挥发。因此,品饮上投法冲泡的茶时,最好先轻轻摇动茶杯,使茶汤浓度上下均一,茶香得以透发。

上投茶和下投茶的分类

1.上投茶和下投茶都是根据茶叶习惯上冲泡的方式而分类的。2.上投茶又称为浅养茶,是指茶叶泡制的过程中茶汤颜色浅,茶味留香,适合多泡多次,例如绿茶、黄茶等,一般水温以80-90℃为宜。3.下投茶又称为深养茶,是指茶叶泡制的过程中茶汤颜色较深,茶味较浓,需要短时间内饮完,例如红茶、黑茶等,一般水温以100℃为宜。

双层玻璃杯泡茶方法

1.

洗净茶杯后,先将约200毫升85-90℃开水冲入杯中,然后取10克绿茶投入,绿茶茶叶便会自动徐徐下沉,但有先有后,有的直线下沉,有的则徘徊缓下,有的上下沉浮后降到杯底,干绿茶吸收水分,逐渐展开叶片,现出一芽叶、二叶,单芽单叶的生叶本色,芽似枪、剑,叶如旗,汤面水气夹着茶香缕缕上升,如云蒸霞蔚,趁热嗅闻茶汤香气,令人心旷神怡

2.

取10克绿茶入杯,冲入90°C开水到杯容的三分之,约150毫升,稍停二分钟,待干茶吸水伸展后再冲水50毫升,此时绿茶茶叶或徘徊飘舞下沉,或游移于沉浮之间,观其茶形动态,别具茶趣。

3.

用茶匙摄取10克茶叶,置人茶杯(壶、盏),将90度的开水高冲入杯,约200毫升。泡成一杯浓淡适宜、鲜爽可口的香茗,采用下投法泡茶,操作比较简单,茶叶舒展较快,茶汁容易浸出,茶香透发,且整个杯的浓淡均匀

OK,关于下投法茶叶和下投法泡茶的内容到此结束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