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达慕,又称为那雅尔、那达慕大会等。那达慕系蒙古语音译,即汉语“游戏”或“娱乐”之意。它是我国蒙古族的传统节Et,广泛流行于北方蒙古族人群集中的广大地区。节Et活动一般一年一次,每次一至多日。大会的时间,一般在每年的夏秋之交(夏历七八月份)。此时,正值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牲畜肥壮、水草丰美、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。那达慕的历史十分久远。据人们考证,它起源于古代蒙古族先世匈奴人的祭敖包。传说,那达慕活动始于汉代。据说,汉代王昭君出塞时,草原上的匈奴族人民,曾以这种盛大隆重的娱乐活动来欢迎她的到来。据史籍记载,13世纪之初。蒙古族的著名英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82个分散部落建立起蒙古汗国之后,每年举行各部首领大聚会时。除了进行制定法规、任免官员等事宜之外,还要举行大规模的那达慕大会。当时的那达慕大会,往往只举行射箭、摔跤和赛马中的一项比赛。而公认最早记载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。是畏兀儿蒙古文。据铭刻在石崖上的《成吉思汗文》说: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刺子模,在返回途中,为庆祝征战的胜利,便在布哈齐海(今新疆甘肃交界处)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。在这次大会上,进行了争夺激烈的射箭比赛。后来,在13世纪中叶成书的蒙古族第一部历史文学巨著《蒙古秘史》中,也有几处提到了那达慕大会的射箭比赛情况。到了元明两代,射箭、赛马、摔跤比赛。逐渐成为蒙古族男子三项那达慕的固定形式。每一个在草原上长大的蒙古族男子,都梦想自己有一天在高手云集的那达慕大会上尽显神通、夺魁摘冠。当时流行在草原上的那达慕祝颂词中说:“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奏出了悠扬动听的琴声;洁白无暇的哈达。闪闪发光;传统的三项那达慕,连连不断,蒙古族力士,整队上场。”由此可见,这个时期,那达慕大会并不仅仅是三项比赛的赛会,也是人们以各种礼仪和歌舞来共同欢庆的佳节。清代,蒙古族的那达慕得以承继和不断发展,并进一步变化为由官方定期召集的大型游艺活动。总起来说,这个时期的活动规模扩大了,内容丰富了,形式多样了。据记载,当时,蒙古族王公以苏木(相当于一个区)、旗、盟为单位,每半年、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。届时,蒙占族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,骑马从四面八方奔涌到大会举办地。会场周围,搭起了一片片星罗棋布的白色蒙古包和各色帐篷。草原一改往H的宁静。登时人声鼎沸,牛羊马儿欢叫;到处是欢声笑语,到处是人流和马队、羊群。引人注目的摔跤、射箭和赛马三项比赛准时开赛了。赛场上,高潮迭起、异彩纷呈。各路有备而来的好手,个个摩拳擦掌,人人尽展雄风,博得场下人山人海的围观者阵阵喝彩和欢呼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