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山茶炒制工艺:匠心独运,传承与创新

西山茶炒制工艺:匠心独运,传承与创新

作者:半闲红茶网 / 发布时间:2025-06-06 12:26:59 / 阅读数量:0

在茶叶的世界里,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。西山茶,作为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,其炒制技术尤为精湛。以下,我们将深入探讨西山茶炒制的全过程,了解其独特的制作技艺。

摊青:传统技艺的传承

西山茶的炒制,首先从摊青开始。这一环节是西山茶农长期积累的传统经验。摊青的目的是为了散失部分水分,有利于西山茶色、香、味的形成。摊青时间因气温高低而异,春茶摊青7-8小时,夏茶3-4小时。春茶以失水减重10%左右为宜,夏茶以失水减重6-8%为宜。经过摊青处理的成品,茶味醇和,茶香鲜爽,色泽翠绿,叶底明亮。

杀青:清香显露,品质提升

接下来是杀青环节。锅温控制在180℃左右,投入摊青叶100克左右,炒1-2分钟后,将锅温降至100℃左右。当叶质柔软,折梗不断,清香显露,即起锅揉捻。这一过程历时4-5分钟,为西山茶的品质提升奠定了基础。

揉捻:紧条成索,口感更佳

西山茶炒制工艺:匠心独运,传承与创新

揉捻是西山茶炒制的重要环节。手工揉捻,揉紧茶条,成条率达90%以上为宜。历时20分钟左右,这一过程使西山茶的口感更加醇厚。

初炒:做形失水,条索匀整

初炒的目的是做形和失水。当锅温60-80℃,投入揉捻叶400克左右,运用抖、翻、滚、拉、捺等手法边做形边蒸发水分。揉捻叶下锅后先翻炒至手感热时,再抖散水分。当干度达七成干时,改用滚、拉、捺手法,使条索紧细匀整。当干度达八、九成干时,起锅抖散,上筛烘焙。

烘焙:足干冷却,香气四溢

烘焙是西山茶炒制的最后一个环节。采用烘炉进行,煤炉上设置多层烘筛,筛面上垫上透气性的棉纸或纱布,将茶叶薄摊在纱布或纸上,摊叶厚度1.5-2.0厘米。烘温先高后低,开始温度约80℃左右,后降为40℃左右,烘至足干下烘冷却。拣剔筛分,拣去茎梗、分清粗细。按级别、大小分级贮藏。

复炒:提香增味,品质更上一层楼

复炒是高级西山茶出售前的必需工序。通过复炒达到提香的目的。复炒锅温40-60℃,投叶量每锅250克左右,炒至茶香显扬,茶叶足干时起锅摊凉,包装出售。

西山茶炒制技术精湛,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匠心独运。从摊青到复炒,每一个步骤都严格遵循传统工艺,确保西山茶的品质和口感。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追求,使得西山茶成为了茶叶中的佼佼者。

相关阅读

各位茶友,大家好!我将与大家分享如何制作美味的锡兰红茶奶茶,包括泡制方法、配料比例以及一些创新做法。希望这些知识能对您的茶艺之旅有所帮助。一、CTC锡兰红茶的泡制方法 准备材料:锡兰红茶、水、牛奶、糖或蜂蜜。 泡制步骤:1. 将锡…
单枞茶与红茶,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瑰宝,各自承载着独特的风味和健康益处。它们的制作工艺、口感以及适宜人群各具特色,以下将深入探讨这些差异。一、制作工艺的细微差别单枞茶的制作工艺,包括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步骤:摘叶、萎凋、揉捻、发酵、烘干。在发…
祁门红茶,作为中国著名的名茶之一,其制作工艺精湛,过程复杂。本文将深入探讨祁门红茶礼盒装的制作全过程,从采摘到包装,一一揭开其神秘的面纱。采摘时机与标准祁门红茶的采摘通常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,此时茶树嫩芽呈现出嫩嫩的绿色,是制作红茶的最佳时期…
铜鼓客家干子茶,一种拥有几百历史的传统饮品,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在客家地区流传至今。干子茶主要由茶和干子两部分组成,原料广泛,包括蔬菜、水果和野菜等。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果子茶。在铜鼓客家人的家中,客人一进门,便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…
四川蒙顶山是中国的茶叶产区之一,其茶叶种植历史悠久,品质优良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为了更好地推广和销售蒙顶山茶叶,于2005年,四川蒙顶山茶叶交易市场正式成立,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茶叶交易市场之一。蒙顶山茶叶交易市场的前身是成立于1994年的蒙顶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