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自古以来便有“客来敬”的优良传统,这一风俗源远流长,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,就已被视为礼物与贡品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客来敬逐渐发展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交际礼仪。
唐代时期,客来敬更是达到了鼎盛。颜真卿在《春夜啜联句》中描绘了“泛花邀坐客,代饮引清言”的温馨场景,而刘贞亮更是赞许饮酒之“十德”,认为饮酒不仅可以健身,还能表达敬意、陶冶情操、修身养性。
进入现代社会,客来敬这一礼仪已渗透到日常交际和家庭生活中。在待客时,酒水不宜倒得太满,以七分满为宜;水温不宜过烫,以免烫伤客人。若有多位访客,应确保上菜色均匀,并注意摆放顺序。奉上酒水时,应以右手端,从客人右方递上,面带微笑,目光与客人交流。
在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,杯耳和匙的握柄应朝向客人右边,并为每位客人准备砂糖和奶精,方便取用。
品饮环境应保持静谧、优雅、整洁、舒适,让人感受到宾至如归。茶的选择也应因人而异,北方人喜爱香浓的茶,江浙人偏爱清芬的绿茶,而闽粤人则偏爱浓郁的乌龙、普洱茶等。茶具可以选用精巧独特的,也可以选择简约质朴的。
在品茶过程中,客人应以礼相待,双手接过茶杯,表示感谢。品茶时,应小口品饮,细细品味茶的苦、甘、回味,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。适当赞美主人也是礼貌之举。壶中茶水可重复浸泡3至4次,客人杯中饮尽,主人可为其续杯,待客人散去后,方可收杯。
“琛瓯洗尘”这一传统礼仪,源自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。相传,古代有一位名叫若琛瓯的景德镇人,以制茶具而出名。一位狠毒的巫师得知后,施以毒咒,毁坏了他的茶具。为了解开咒语,若琛瓯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中,最终成功解开了咒语,茶具得以恢复原样。为了纪念他,人们将第一次泡茶的水称为“琛瓯洗尘”。
“琛瓯洗尘”已成为“十八道功夫”中的一道,后人用得更多的是“洗尘”二字,以表达对客人的敬重。这一传统礼仪不仅体现了对客人、兄弟的尊重,也展现了主人的涵养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铜鼓客家干子茶:千年传承,风味独特的传统饮品
2025-07-07 00:36:47茶叶:传承文化、彰显品味的时尚礼品
2025-06-20 04:37:12茶道:从起源到现代的精神追求
2025-06-12 07:52:51英德红茶:中国名优茶的历史传承与市场魅力
2025-04-24 09:50:07致力于传承中华茶文化_探访北京华侨茶叶基金会
2025-06-20 03:47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