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雾中的蜜香作文(烟雾中的蜜香)

烟雾中的蜜香作文(烟雾中的蜜香)

作者:半闲红茶网 / 发布时间:2025-08-14 00:11:01 / 阅读数量:0

请记住这个名字白;请记住这个地方,南麂山——号。1938年4月,一个人在南麂山建立了茶园,开始有计划地种植和收获红绿茶。同年年底,他做出了云南历史上第一批机制CTC红茶。

此时,“滇红之父”冯绍秋还在顺宁(今凤庆)访问。

这个人的名字叫白,一个对我们来说很陌生的名字。

白(又名白)(1893-1965),云南个旧市沙甸人,联福人,男。毕业于云南法学院,信仰伊斯兰教,两次去麦加朝圣。

20世纪30年代,军阀混战,抗日战争爆发。当时作为中国红茶主产区的安徽和福建相继陷入战乱。红茶是当时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,茶叶贸易是赚取外汇的重要渠道。从唐时期到龙运时期,政府非常重视茶叶资源。

当时,白的背后是龙运集团的土地资本。

在此背景下,1936年至1937年,时任省盐铁专员的白受命出访鄂、湘、赣、粤、京、沪等20多个省市,后赴日学习茶叶等农作物的种植和加工技术。他在《云南省政府发展规划》一书中写道:“政府如果只靠收税来养活国家,那就只会吃老百姓的胡子。要兴办农业、工业、商业、畜牧业等各项事业。才能使国家强大,人民富裕。”

1938年1月,云南省财政厅采纳了白的方案,决定建立“云南省四普区茶业试验场”,在佛海诺山建立了云南第一家现代化茶厂——三三五四南矶山茶厂。

厂里所有的泡茶机都是从英国进口,从缅甸运到中国的。由于条件有限,从缅甸景东到南麂山的路段只能用牛车运输。每辆大车配3头牛,15个壮劳力,一天只能走两公里。沿途树木被砍伐,沟渠被填平。整个运输过程耗时五个多月。

南麂山茶厂旧址,图片来自网络。

1938年底,南麂山茶厂生产出第一批机制红茶。这批茶叶全部采用南麂山大树料,完全按照经典的红茶萎凋、揉捻、发酵、烘焙工艺制作,与云南古老的“晒红”工艺大相径庭。白把它们装在由60匹骡马组成的驮茶篮里,先运到昆明,再运到香港试销。

山场,南麂山半坡新寨

与之前出口的祁宏和正山小种相比,大叶种红茶滇红的味道更浓,刺激性更强,就像云南高原的野生生命力一样,有一种野生的韵味。

特别是南诺红茶的香气是——。南诺茶厂的圣普茶本来就有明显的“蜜香”,用它制成的红茶也保留了这一特点。

这些特点使得南诺红茶起初在香港颇受欢迎,后来远销英国、印度和阿拉伯国家,使南诺红茶的出口量一度成为云南省之最。

“蜜香”自此被视为滇红的独特风味,成为滇红茶的招牌香型。

采摘的茶叶一芽两叶。

因此,我认为称白为云南红茶的“创始人”,称南极山为云南红茶的“发源地”是对的。

别忘了,云南红茶的整个创作时期都是在战争年代,让硝烟中的蜂蜜味越来越浓,充满了历史的沧桑。

如今,滇红是中国三大主流红茶之一,整个滇西、滇南都成了滇红茶的产地,品种多达上百种。凤庆红茶成为滇红的代表,以至于南诺红茶常被作为勾兑原料勾兑成凤庆滇红,但在饮茶人的案头和记忆中却找不到。

烟雾中的蜜香作文(烟雾中的蜜香)

相关阅读